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定于2020年11月11日-13日在湖南长沙举办“2020新材料与低可探测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”。现诚挚邀请各科研机构、政府、企业、高校等相关人员莅临会议。
主办单位:中国光学工程学会
联办单位:航天三院303所/中南大学/湖南博翔新材料有限公司
大会主席:
杨德森院士,哈尔滨工程大学
何 琳院士,海军工程大学
官建国,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
大会执行主席:
黄小忠教授,中南大学
孙红胜副所长,航天三院303所
刘 咏院长,长江学者/中南大学
粉末冶金研究院
程序委员会主任:
周科朝副校长,中南大学
程序委员会委员:
吕绪良,陆军工程大学教授
屈绍波,空军工程大学教授
陈庆昌,陆军研究院装甲兵所八室高工
段祥军,航天科工四院副院长
龙登坛,航天万峰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
王 伟,航天科工四院总体设计所科研处副处长
单先阳,航天科工四院总体设计所科研处高工
王俊善,航天科工四院总体设计所主任设计师
周明星,航天科工四院总体设计所主任设计师
王光远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所总体设计部部长
高 鸿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物资部主任
李林凌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所机械系统事业部高工
周 浩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所机械系统事业部高工
常慧聪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
李晓林,中船722所高工
韦学中,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
王兰志,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主任设计师
王东红,中电33所电磁防护材料及技术山西重点实验室主任
邱桂花,中国兵器53所研究员
卫朝富,北京隐身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
龚荣洲,华中科技大学教授
刘文言,中国矿业大学教授
魏 兵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
杨 立,海军工程大学教授
杨德庆,上海交通大学教授
刘河洲,上海交通大学教授
王文光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
陈 强,国防科技大学,副研究员
胡 悦,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,工程师
张 斗,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
姜 超,中南大学副教授
杜作娟,中南大学副教授
孟凡彬,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
鲁先孝,湖南博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
会议日程
大会报告:
邀请中国工程院、中国科学院、行业专家发表主旨报告
专题论坛:
专题一:低可探测技术在陆海空天装备中的应用专题论坛
专题二:人工电磁低可探测材料及技术专题论坛
专题三:低可探测与光电对抗技术专题论坛
议题方向/征文范围:
1.水下装备低可探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
2.飞机发动机低可探测技术
3.装备低可探测前沿技术
4.新型低可探测材料与隐身结构及其应用
5.新型低可探测涂层技术
6.新型光谱低可探测技术
7.人工电磁低可探测材料及技术
8.智能低可探测与智能蒙皮技术
9.低可探测与光电对抗技术
包括以上方面,但不局限于此,欢迎与隐身材料、技术有关的所有来稿。
支持期刊:
EI期刊:《红外与激光工程》、《复合材料学报》、《材料工程》、《宇航学报》、《科技导报》;中文核心期刊:《航空兵器》、《飞航导弹》、《战术导弹技术》、《探测与控制学报》、《信息与控制》、《电光与控制》、《红外技术》、《激光技术》、《航空材料学报》;科技核心:《现代防御技术》;《飞控与探测》
英文稿件,推荐至SPIE会议论文集(EI检索)收录。
投稿指南:
中英文兼收,稿件经组委会初审后,择优推荐到合作期刊(EI,中文核心,科技核心等收录)。论文格式无严格要求,收到组委会发的录用通知后,请按推荐期刊格式要求修改论文并将论文全文提交至推荐期刊网站,由期刊编辑部审核录用后正式发表。
截稿时间:2020年9月30日(第一轮)
若文章希望发表在SPIE文集(EI全文收录),截止日期前提交英文全文。会后半年左右全文可在EI数据库检索。
若不发表文章,只希望做粘贴/口头交流,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,题目后注明交流类型(粘贴/口头交流)
投稿链接:
https://b2b.csoe.org.cn/submission/STAA2020.html
报名链接:
https://jinshuju.net/f/bzycEo
会议注册费:
会议注册费2809元/人,学生2000元/人。含资料费、餐费、杂支等。
期刊版面费:
投稿作者参会,加收100元(审稿费+版面费)。优秀稿件推荐到正刊的作者,正刊的发表费用组委会不代收。无论是否投稿均欢迎参会。
住宿费:
组委会不代收住宿费,请参会代表联系指定会议酒店(长沙世纪金源大饭店),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金泰路199号。
汇款账号:
0200296409200177730
开户银行:
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
户名:
中国光学工程学会
注:推荐提前电汇,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参会人单位名称和“隐身会议”字样,以便核对